【 早安樂活🌳 】 基於人口膨脹,環保需求,政府鼓勵採用樹葬、花葬、海葬、植存等環保葬💐
「環保葬是什麼?跟以往葬禮有什麼不同?」這是許多民眾心中的疑問,其實環保葬在火化遺體前的處置與傳統葬禮無二致,真正的差別是遺骨的存放方式:不做永久留存的設施,也不放進靈骨塔。也就是說,在人死亡後不立碑、不造墳,可以採用樹葬、灑葬、海葬、花葬、植存等方式安置遺體。
環保葬不需要墓地也不造碑,土地持續循環利用,火化後的骨灰直接置入植存穴中,對環境來說是更友善。除了不為後代環境留下負擔,更重要的,也是一種亡者對於家人的體貼❤️
—
【💁♀5種環保葬的方式】
🍀樹葬、花葬:公墓內的土埋方法,將骨灰埋入穴中,再種植花苗或樹苗於上,或於樹木根部週圍埋藏骨灰。
🍀灑葬:同樣是公墓內,以拋灑或埋藏骨灰的方式,不立墓碑、不設墳、不記亡者姓名,讓骨灰歸為土地的一部分,永續循環於世上。
🍀植存:在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拋灑或埋葬骨灰,與灑葬的差異在地點的差別(公墓外),植存需在公墓外的政府指定地點,如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等地。
🍀海葬:火化後將骨灰研磨成細粉,再將處理過的骨灰裝到無毒易分解容器中,拋撒於政府劃定的海域。
—
然而,選擇環保葬後,要如何追思祭拜?花葬與樹葬園區多半禁止點香、燒紙錢,部分人會在 #清明節 聚會望著海邊遙祭親人、對著花朵樹木緬懷過世的親友,或依照不同信仰方式追思。
若以經濟面來說,目前各縣市推廣環保葬都有一定補助環保葬,以新北市來說,推廣期間免使用費;若參加聯合公祭,從追思會,從火化到植存都是免費,且政府會事先安置好環保葬前置作業,民眾可省下一筆費用。